第34章 明末有人才(1 / 2)

我转头对身旁的李淳罡说道:“你就站在朕的身旁,别动!不准笑,眼睛也别乱瞟。若是都做到了,晚上就赏你一顿红烧肉。”

“陛下,俺最喜欢吃红烧肉了,不过用不着陛下赏赐,皇后娘娘已命坤宁宫厨房,每晚都给俺留一碗红烧肉。”说完,这家伙的口水便流了下来。

“你这小子,把口水擦擦,站好了,朕要让这两位猛人看看,朕身边也是有猛将的!”我没好气地回答道。

我又对内侍吩咐道,“宣他们进来见朕。”

殿外站着两名气宇轩昂的男子。

“叔,好多总兵都没见过陛下,陛下怎会召见我们。”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问道。

“叔,陛下是如何知道我们的,陛下知道你的名字倒还有可能,又怎会知道我的。”

“叔,你说陛下召见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您没有做对不起朝廷的事吧?我面对满洲鞑子的冲锋都不害怕,现在心跳怎么这么快。”

“有人来了,你小子给我闭嘴,说得老子也心里直发慌。”只见年长些的男人说道。

“宣曹文昭、曹汴骄进见!”

“微臣山海关游击曹文昭、百户曹汴骄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起来吧!”

我仔细打量着,这两人还真有几分相似,都是八尺高的壮汉,皮肤黝黑,身材匀称,宛如手游中的最强战士。

我在后世参加过军训,对步兵训练略知一二,而对骑兵则完全不懂。在古代战场上,骑兵可是决定性的力量,明末能带好骑兵的,我脑子里只想到了曹家叔侄,所以把他们叫来问问。

“曹游击,有人跟朕说,你训练骑兵很有心得,可是真的?”

“回陛下,微臣对骑兵作战确实很有心得。”

“朕听说现在军中将领都私自养家丁,你养了多少家丁?”

“回陛下,臣军中有六十名家丁,每次作战,他们都随我左右,带头冲锋,此次进京,我也都带来了。”

“朕想让你给朕训练一支骑兵,你可能办到。”

“不知陛下想要一支多少人的骑兵,这个骑兵在战场上的确厉害,但是,也非常耗费钱粮。”

“和朕仔细说说。”

“养一匹战马和一名骑兵,花费钱粮是养步兵的十倍,而且……。”

我看到曹文昭说话有点吞吞吐吐,知道他接下来的话有顾虑,鼓励道“但说无妨。”

“那臣就直说了,如今我们大明马政废驰,已经没有了上好战马来源,就算花了很多钱粮,训练出来的骑兵别说是和满洲鞑子比,就是蒙古鞑子也比不了。”

听了曹文昭的话,我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那种指挥千军万马横扫一切敌人的梦想,一下子破碎了。

“朕知道了,容朕在想一想;这是一本训练骑兵的小册子,你先看看,对你训练骑兵有没有帮助,”说完我把抄好的波兰骑兵战法给了他。

我考虑了十几分钟,然后对曹文昭说到:“曹游击,你不是有六十名家丁吗?以你家丁为骨干,在去招募一百八十人,一共二百四十人,先组建一支皇家内卫骑兵营;也可以去京营挑选好的战马和可用的骑兵。”

我接着说到“朕先把话说明白,钱粮不会少你的,但你也不能吃军饷喝兵血,也不需要家丁,所有士兵一视同仁;朕要的是一支能打恶仗的骑兵队伍。别给朕弄些滥竽充数的草包来。组建过程中,要是有人给你使绊子,有啥解决不了的,就直接进宫找朕。”

我想了一下又说道,“这支骑兵十人为一小旗,三十人为一总旗,一百二十人为一连队,目前两个连队为一营,朕先任命你为皇家骑兵第一营营长;营长以下职务你自行决定,发饷之日,朕会亲自到场。”

“臣记住了,臣定竭尽所能把队伍带出来。”

我又看向曹汴骄,他现在只有十八九岁,“你就是曹百户,果然相貌堂堂,英雄出少年,曹百户先为皇家骑兵营第一连连长,好好干吧。”

“谢陛下信任,微臣接旨,定当尽心竭力练好骑兵!”

“带曹家叔侄去内堂先领三千两银子,退下吧!”

“臣告退,祝吾皇圣安!”

曹家叔侄刚走,内侍便匆匆来报:“陛下,宋应星宋举人跟毕茂康毕先生在宫门候旨进见。”

“太好了,快快宣他们进来。”

这时,宋应星和毕茂康凑到了一块儿。

“长庚兄,你说陛下这次召见咱们,会有什么事?”

“唉!不瞒世兄,老夫也百思不得其解,想不明白陛下为何招见我们!估摸着也不是什么好事。如今魏阉和他的那帮爪牙把持朝政,多少正人君子遭了殃。肯定是有小人在陛下面前进谗言,说咱们坏话,不然满朝文武,陛下也不会想到我们。”

“长庚兄,慎言啊!这都到宫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