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将(1 / 2)

大明烟火 阳光下写字 1507 字 1个月前

韩度解释道:“马匹对于骑兵才重要,但若是用来吃肉,却是不如牛羊。而且一只羊从羊羔养大只需要不到一年,牛也只需要两年,但是马却要四五年。只要咱们故意提高牛羊的价格,让养牛羊比养马更加划算。那皇上以为,蒙元人是愿意养牛羊,还是养马?”

朱标一下子醒悟过来,大明和草原开展互市,以粮食换取他们的牛羊。草原部族既然能够靠着养牛羊活下去,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养更多的牛羊。牛羊养的多了,理所应当的马匹自然就少了。

没有足够的马匹,草原部族哪里还能够凑出骑兵来?对于大明的威胁,自然就不复存在。

“好办法不过,此事朕还需要好生思量。”

此事太过重大,若是运作的好了,便如韩度说的那样,草原再也不会成为大明的威胁,甚至会成为大明的助力。但一旦运作不好,极为容易功亏一篑。

哪怕朱标心里万分激动,他也不得不慎重。

顿了顿,朱标朝韩度道:“这次你灭汗廷、破鞑靼阿鲁台、剿瓦剌,功勋卓著,朕一定会论功行赏封你为国公!”

韩度闻言,连忙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拜下:“臣多谢皇上隆恩!”

“哈哈哈,快快起来。”朱标亲手将韩度扶起来,笑道:“其实以你的功绩,早就足以封公了。是父皇想要将这个机会留给朕,才一直压着你没有封。说起来,反而是朕拖累了你,希望你不要怪朕才好。”

韩度连忙谦虚的拜道:“皇上言重了,臣能够得皇上恩典,已经是三生有幸,不敢再有它想。”

汤鼎语重心长的叹道:“我知道你不会,但是你现在要向百官解释清楚,要让他们知道你不会啊!尤其是齐泰那些人,他们等这个机会可是等太久了,你以为他们会轻易的放弃?”

封公的礼仪繁多,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走完的。

韩度点点头,“既然不可能彻底消灭蒙元人,那么大明就不得不和他们相处。皇上以为,是像现在这样彼此视之为仇寇的相处好,还是将蒙元人融入大明的相处好?”

“快传。”朱标连忙朝着王钺伸手示意。

而这,才是齐泰真正的险恶用心。只要他今天拦住了韩度的封公,那么韩度几乎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受封国公了。

朱标难得的没有批阅奏折,正在御案前面背着双手来回焦急的踱步。

因为人都是有嫉妒之心的,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双眼睛整日盯在你身上,就想要从你身上找到一丝一毫的错漏出来,让你的封公之路就此夭折。

朱标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话是这么说,但是现在有人认为大明和前元不同,你不应该祭祀。”

民间百姓只觉得镇海侯很厉害,能够接连大破鞑靼和瓦剌,彻底为大明扫除来自草原的威胁。

韩度清了清嗓子,说道:“臣有个疑问,皇上觉得大明可以彻底消灭草原上的蒙元人吗??”

韩度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跟着宦官来到乾清宫。

韩度瞥了汤鼎一眼,神色逐渐凝重起来。的确不能够小看此事,若是没有齐泰等人煽风点火,那倒是不会掀起什么风波。但是有着他们在,恐怕无风也要掀起三尺浪。

“好,那咱们改日叙旧。”韩度点头。

“来人赐坐。”朱标先是朝着门口的宦官吩咐一声,然后连忙问道:“朕问你,你是不是在斡难河畔祭祀过成吉思汗?”

韩度坐在锦墩上,点点头。

若是寻常人,或许还看不出齐泰这招的狠辣。表面上看起来好似合情合理,你韩度这么年轻,迟两年封公又有什么关系?

但是韩度却清楚,封公这样的事情,就和打仗一样,讲究一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于蒙元人大明一直一来都是一个征伐的态度。老朱在的时候,就想要通过不停的征伐,如同梳子一样隔几年就将草原给梳理一遍,以免蒙元人再次壮大。

数日之后,大军总算是全部渡过长江。

正当韩度思量着对策的时候,一个管家五叔来报:“侯爷,宫里来人了。”

当然,这个理由完全站不住脚,被朱标轻描淡写的就给压了下去。

朱标忽然察觉到韩度话里有话,不由得沉吟起来:“你有什么想法?”

“皇上有旨,宣韩度觐见~”

可就在这个时候,当初韩度祭祀成吉思汗的事情,不知道被谁给泄露了出来。

韩度见到宦官。

“你的意思是??”朱标好似恍然大悟,试探着问道。

韩度提着茶壶的手顿时凝固住,随后放心茶壶,笑着点头:“没错,这有什么问题??”

一个金光闪闪的名号,也被众人逐渐安在了韩度的头上,天下

顿了顿,又继续道:“你现在还是好好想想,该如何与百官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