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乙卷 临行,心怀庙堂(2 / 2)

山河志异 瑞根 1632 字 2个月前

,徐天峰都是五十好几,除了一个赵嗣天三十六,另外内堂那名弟子也是六十出头了。

中堂这边弟子却是五十岁以下的弟子就只有炼气四重,如果是炼气五重炼气六重的基本上都是五十以上了,像云鹤、骆休月以及蔡晋阳都是五十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重华派的弟子结构有些不健康,优秀弟子没能形成梯次结构,出现了一个断层。

像炼气五重到练气八重这一阶段,缺乏年轻弟子,这个年轻就是指三十五到五十岁之间的弟子。

而超过五十甚至六七十岁还在炼气中段徘徊的,未来成就明显不可能太高了。

中堂五人,除了陈袁佟三人外,还有两个名额。

原本方宝旒可以算一个,但她一直在外“游历”,联系不上,所以蔡晋阳成功进入。

另外就是那个在天寨一战中与陈淮生并肩战斗的卢文申。

他在受伤之后了一个多月时间休养,陈淮生还专门去看望过。

后来派中也是颇为看顾,给他用了一些灵材灵药,所以恢复相当快,而且也在年中晋位炼气四重,论年龄他比蔡晋阳都还要小一两岁。

说起来这重华派还真的不大,这一来二去,去汴京参加上元道会的大部分人陈淮生都认识了。

“看样子这各家是越发看重各家的未来前景啊,单靠一些老人来支撑场面,觉得不足以体现出宗门的实力了。”

陈淮生不无感慨地来了一句,也引起了佟童的共鸣。

“本来也是,像宗门里一些尸位素餐的老人,本身实力下降很快,而且基本上也没法为宗门出力了,却还霸占着各种资源,胃口比谁都大,甚至以权谋私为自己家族子弟或者亲朋故旧捞取利益,这样下去,谁会愿意来这样的宗门?我们重华派又怎么能吸引到优秀人才加入?”

佟童的话让陈淮生和袁文博都皱眉,觉得佟童言有所指。

“佟师妹这话是有针对性啊。”袁文博笑了笑,“我们重华派不是才改革了一些规则么?每年新招收的弟子翻倍了,也不局限于咱们朗陵府了,连周边郡府都纳入进来,……”

“人数的确增加了,但是来得及么?没有三五十年积累,这些新弟子也成不了才,而且新的弟子进来,也需要更多的各类灵材灵药,如何满足需要?”佟童意犹未尽:“我们重华派还是太保守了,看看龙岩坊市的表现……”

只有三人,佟童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照理说每年龙岩坊市收益很大,但是郑泽源把持龙岩坊市二十年,为宗门提供了多少资源?现在他死了,可他儿孙现在都还赖在龙岩坊市里要各种特殊待遇,胡搅蛮缠,……”

佟童的来历袁文博和陈淮生都知道,佟百川就是内务院执事,而内务院与龙岩坊市息息相关,很显然佟童应该是从其叔祖那里了解到一些内情。

事实上陈淮生也从吴天恩那里得知一些情况。

郑泽源这二十年不思进取,不但修为大幅度退化,而且在龙岩坊市里应外合为其家族捞取利益,但因为当初是他鼎力支持商九龄担任掌门,所以商九龄出于酬谢心态让其执掌龙岩坊市,结果却没想到搞成现在这种情形。

陈淮生不确定是不是因为重华派极为优越的“地”和“财”条件,却没能好好运用,弄得现在千年重华竟然还不及白石门和凌云宗这种不过两三百年历史的暴发户,被这两家尽抢风头,才会引来外敌的觊觎。

佟童现在当着自己和袁文博这么说,陈淮生觉得恐怕佟童没这个智慧才对,没准儿就是得了佟百川的授意故意在自己和袁文博面前这样说,要么是试探,要么是放风。

“郑泽源都死了,他的儿孙也不过闹腾一下,无足挂齿了。”袁文博犹豫了一下,“但派中也还有一些老人,占着很多资源,掌院、执事和长老们应该考虑一下这些具体问题了,汴京道会实际上也算是一个契机,倒逼咱们重华要有所改变了。”

陈淮生却没有说话。

现在才开始改变,还来得及么?

像执事欧庆春、长老杨德龙以及现在执掌龙岩坊市的长老孙义成,他们都既得利益群体,又怎么肯松手?

那孙义成和郑泽源其实并无二致,实力下滑很快,顶多就是一个筑基一重,杨德龙估计也差不多,欧庆春也许略好,但是看看知客院的情形就知道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加上知客院里那些个所谓炼气高段的知客们成日养尊处优,优哉游哉混日子,也难怪上一次派这些人出去追击作战,个个都畏敌如虎,表现不堪。

这样的重华派,要用自己这帮人去汴京上元道会来证明,能行么?

陈淮生内心都充满了危机感。